《科学素养的基准》 几十年以后,人们的生存状况和环境将会发生根本的变化。科学、数学和技术将处在这些变化的中心:它们引起变化,塑造变化,并对变化做出反应。所以,科学、数学和技术应该成为帮助今日儿童面对明日世界的教育的基础。那么,这种教育的宗旨和特点应该是什么?本报告试图对上述问题做出回答。
这也正是“2061计划”的第一篇报告《面向美国人的科学》所声明要回答的问题。现在,借用这些话来介绍《科学素养的基准》同样恰当。《面向美国人的科学》回答了成年人应该具备哪些科学素养的问题,并对所有十二年级学生(相当于中国的高中三年级)毕业时应该知道和掌握的科学、数学和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建议。《科学素养的基准》更着重于探讨怎样使学生朝着具有科学素养的目标进步,并对某一特定的年级应该达到的标准提出了建议。这两本出版物结合起来使用,将对科学、数学和技术方面的教育改革起到帮助和指导的作用。 《科学素养的基准》在内容、目的和风格方面与其他的改革报告截然不同,需要加以说明: ■ 这份报告出自于一批具有实践经验、多学科的教育工作者之手。在第十三章“基准的起源”中,将对报告的编纂过程予以极其详细的叙述。 ■ 不同于课程、课程大纲、课程设计或课程计划,它是供教师设计课程时使用的一种工具,其最终目的是使得课程设置比现行的更为多样化。 ■ 《科学素养的基准》是一套特殊的科学素养目标纲要,它可以随使用者的需要进行任意组合。 ■ 《科学素养的基准》详细说明的是界限,而不是平均的或优良的成绩。它描述了在成为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的过程中,全体学生都应具备的理解水平和能力。 ■ 《科学素养的基准》着重于学习的共同核心,这种学习对所有的学生的科学素养都大有裨益。 ■ 《科学素养的基准》避免为自身关系而使用技术语言。只有很少量的技术术语是大多数成年人必须理解的。在第十四章“问题与语言”中,对这类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 《科学素养的基准》仅仅为如何达到其所建议的目标做了部分提示。尽管《科学素养的基准》包含了一些关于教学方面的评论,但是,这些评论只是为了阐明它的意义和意图,而不是提供一个系统和详细的教学计划。 ■ 《科学素养的基准》根基于研究成果。对学生的理解力和学习的研究,在基准的选择和年级社顶方面起了重大作用。在第十五章“研究基础”中将讨论这些研究成果。 ■ 《科学素养的基准》是一件开发中的产品。在对学习进行更多的研究,以及《科学素养的基准》的使用者报告他们的经验之后,《科学素养的基准》将定期进行更新。 ■ 《科学素养的基准》只是“2061计划”所设计的各种教学工具家族中的一员。第十六章“基准之外”将详细介绍这些情况。 ■ 《科学素养的基准》是《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的同伴,而不是它的替代品。《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提出了学生们到十二年级结束时所要达到的科学素养目标,而《科学素养的基准》则勾画出学生们为达到这个目标必经的版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