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附之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让以附之名的时光机器带您回到曾经,属于现在的曾经】~~~~~~~~~~~~~~~~~~~~~~~~~~~
查看: 514|回复: 0

中学教师信息素养和能力培养的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17 02: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学教师信息素养和能力培养的研究
来自:40中 作者:陈桂英 上传日期:2004-2-16 21:29:21

【关键词】:教师、信息素养、能力培养

论文摘要:本文就当前信息革命给教育带来的巨大影响,及面对这一现实所应采取的对策。谈了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根据自身的实践,提出提高教师信息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做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引言:教师的信息技能停留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阶段,深度和广度有待挖掘。信息技术的教学利用状况不容乐观。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能、教学设计水平亟待提高。在教师培训工作中,我们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结合学科课堂教学,重点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一、信息素养----教师的必备素质

教育是未来的事业。陈至立部长在多次讲话中指出: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主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并号召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要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努力掌握和应用现代教学技术,以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大潮中有一个热门话题是:硬件环境、软件支持、教师队伍素质。专家们把他们归结为:“建网、建库、建队伍”的问题,也有专家比喻为 “路——车——货”的问题。在这里,硬件、软件、师资三要素是众所公认的,但就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二、学科教师现代教育培训的模式

怎样使庞大的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素质迅速提高,如何去完成《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的计划》中确定的跨世纪园丁工程,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任务和要求,是我们急需的研究的课题。

教师培训的方式多种多样,校本培训的鲜明特色是按需施训,学校在培训前,首先进行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专业素质分析,以及教师对培训方式的选择意向调查,更具有现实可能性与潜在的发展远景。通过调查认为教师的需求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掌握以计算机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提高教育教学科研的能力。

学科教师培训可分以下四方面:

1、实用性与发展性:

一是认识了解计算机,二是对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必须立足于本校的设备现状,学习在学校日常教学和管理中使用计算机。立足于本校的实际,就能避免形式主义,收到明显的培训效果。真正做到不在黑板上开计算机,不浪费教师的工作学习时间。

2、综合性与专业性:

教育信息技术是物化的硬件和智化的软件的综合产物,它的运用更是综合了现代科学技术和语言、文学、美术、音乐、摄像等学科的特点。不论是那一类学科,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通过音、像、乐的优化组合,信息的选择与浓缩,都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但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也必须考虑到专业上的差异。不同的学科对教育信息技术硬件的组合有不同的侧重点,特别是软件的制作,更必须照顾到学科的特点:有的需要诗情画意,展示意境,重视美的熏陶;有的则需要演示原理,明白清晰,只要说明则可;有的更需要层次讲究,逻辑严密,学习的过程就包含思维方式的暗示。这些专业性的特点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普及越来越突出。它既是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是否深入的标征,也是教育信息技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否起到促进作用的关键所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教育信息技术的专业性问题将会放到一个突出的位置。

3、灵活性和多样性:

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的形式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培训的内容可多可少,可系统学习,也可分解练习。培训的范围也可大可小,甚至还可以单独指导。培训的地点,可在培训机构用固定时间学习,也可安排在邻近设备完善的学校相对集中培训,更可以放在校内,灵活掌握时间,进行校本培训。还可以组织一部分人走出去到高校进修。由于教育信息技术涵盖面广,内容丰富,再加之各校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都不同程度地拥有了现代教育设备,这就决定了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形式完全可以不拘一格,灵活掌握。

4、统一性与差异性:

对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的要求既要有统一的标准,又必须承认教师的年龄差异、岗位差异、应用差异。在制定具体的考核细则时应照顾到这两方面的因素。由于教师们的个体差别大,培训中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学科的教师要有不同的要求,培训内容、进度要做相应的调整。如:对年轻教师可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能制作简单的课件,并根据学科特点,给予一定的实验课题;对年纪较大的教师要求能使用现成的CAI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即可;对数学、物理教师要加强《几何画板》的培训;对化学教师要加强FLASH的培训。培训中应该侧重培训各学科的教学骨干,让他们起先导作用,带动本学科教师大胆尝试,使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三、学科教师信息素养培养中的几个问题

(1)注重意识和能力培养

必须注重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培训,教师的信息素养培养的最终目标是教师具备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不能只关注教师的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的培养,而应该关注应用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进行教学的能力。

(2)注重培养模式的转变

在进行信息素养培养时,必须转变原来陈旧的培养模式,采取以教师的能力发展为中心的培养模式,采取实际操作或讨论等方式进行培养,采取“讲授——实践——研讨”的形式。

(3)注重培养考核形式转变

教师的信息素养应该以技能和应用为主要考核形式,采取“作品式”、“论文式”和“项目式”等多种考核评价模式,以代替“死记硬背”的考核模式。

四、 学科教师现代化教育培训内容

1、灵活使用信息工具(手段)

(1)、常规工具的使用:录音机、电视机、放像机、VCD、投影仪、投影屏幕等。

(2)、多媒体电化教室的使用:教室电源控制;自动屏幕的使用;液晶投影仪的正常操作及注意事项;多媒体计算机的常规使用;投影的切换等。

2、有效利用信息资源(软件)

应用篇:了解计算机软硬件的基础知识,掌握Windows98/2000的基本操作, 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法(推荐使用 “智能ABC输入法” ),一种图文编辑软件(Word或Wps2000),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97/2000的文字处理、排版、打印,能正确使用打印机等常用设备,多媒体技术,此外还要学习Internet基本知识:网页浏览、网上信息搜索和查询;E-mail电子邮件收发;OICQ使用。学些计算机及信息网络的安全保护知识和法律法规。

提高篇:电子幻灯片制作软件Powerpoint;Authorware电子课件制作或方正奥思等;《几何画板》;平面图象处理软件Photoshop或CorelDraw,动画制作软件Cool3D、Flash矢量动画设计、Animator Pro、3D Studio MAX三维动画制作;数据库管理软件Visual FoxPro或Access2000;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2000;常用工具软件AutoCAD2000工程制图、WinZip等。

五、学科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的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提高教师驾驭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

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要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必须遵守科学性的原则;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信息技术理论培训相统一的原则;个人自学与集体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使每一培养目标的学习过程都应该保证四个步骤:演示→练习→答题→应用。

总之,目前我们的工作尚处在较浅的层次上,但我们有决心,用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模式、新的方法,进一步探索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和能力培养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

国家教育部于2000年10月份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

王佑美、钟志贤、黄琰、施虹冰,《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素养的调查研究》

(本文作者是四十中学办公室主任、信息技术专向人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EFZM ( 沪ICP备17029626号-4 )  

GMT+8, 2025-4-30 21:51 , Processed in 0.044244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