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浙江网8月28日电 “我现在最大的愿望,是奥运工程中能用上我设计的抽水马桶。它能节水近70%。”来自河南的陈国顺目前是奥运村建设工地的一名水暖工。昨天他豪情万丈地对记者说。
今年35岁的陈国顺已有18年工作经验。
“我上学的时候初中没有念完,17岁时就做了水暖工,1990年开亚运会的时候我就在北京,到现在干这一行快20年了。”陈国顺说,在长期安装和修理抽水马桶的过程中,他就总是想,如果这里或者那里能够改进一下,就能让马桶省很多水。
2006年8月,陈国顺在电视里看到一个科普节目,里面展示一个美国人发明的抽水马桶,能够省水30%,还申请了专利。“我当时就想,我为什么不设计一款节水马桶呢?如果把我这些年琢磨出来的办法用上,我应该能够做得比电视里这个人要好。”
说干就干。陈国顺先查阅了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施工规范,就开始自己找材料设计起来。作为一名工人,他的收入很少,只能四处凑零件。抽水马桶里所用的最大零件——坐便器,是他从一个废品收购站的破烂堆里捡的,其它的零件他就四处找,四处买。
但最关键的还是设计。他发现,冲水的效果和冲水时的压力有很大关系,可是传统的抽水马桶用的是水箱,既费水又减小了水压。因此他设计利用中水水管里的水压,取消了水箱。
陈国顺说:“最难设计的是防臭,为了省水我取消了马桶下面的水弯,采用直排式,但防臭很难解决,那些天愁得我吃不下饭。”最后他设计出了翻板和阀门的双重防臭系统。经过反复的试验,在开始设计的一个月之后,基本大功告成。
“现在的抽水马桶一次通常要用6升水,我设计的这个抽水马桶,如果零件更理想一些,用不到2升的水就能达到效果,能节水近70%。”设计完成后,陈国顺在去年9月来到一家知识产权代理公司,要求帮助代理申请专利。现在,他已经接到了通知书,9月16日左右就可以拿到专利证书。刘狄
昨天傍晚,西城警方刚成立的本市首支奥运工地夜间巡防队在月坛体育馆巡查。该队共有3个小分队,每个分队由1名片警、12名保安组成。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从傍晚到次日凌晨对奥运场馆工地进行检查巡逻。本报记者董世彪雷娜摄影报道
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24日,北京国家奥林匹克会议中心建设工地,千名十堰籍农民工收到了来自家乡的慰问品。十堰市委、市政府、市总工会为挥汗作业的工人们送来了T恤衫、风油精、毛巾及农民工维权手册。
国家奥林匹克会议中心位于国家体育场“鸟巢”附近,承担着奥运会期间所有的赛事会议,预计今年9月竣工。湖北远大建筑劳务服务公司参与建设该会议中心。建设高峰期,有3000多名十堰籍农民工在此施工,目前仍有千余名工人。
在建设工地上,慰问人员详细询问了农民工兄弟的收入以及食宿情况。在场的农民工纷纷表示,家乡对我们这么关心,我们一定为建设首都多出力。(王峰吴社全)
昨天,石景山区公安消防支队组织40名消防安全义务宣传员,走进老山奥运场馆建设工地发放消防宣传材料,开展防火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图为学生消防宣传员向工人宣传防火安全知识。记者吴镝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