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网站8月29日讯
8月29日,在北京奥运新闻中心召开了“奥运科技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北京市“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总工程师丁建明介绍了高新技术在建设中的北京场馆中的运用。
丁建明表示,国家体育场这个工程是最能体现奥运工程高度复杂、高新技术集中突出的项目。首先,“鸟巢”的设计方面就是一个技术创新,其中包括受力构件主次结构的编织、设计理论的计算等方面都是各自领域的技术突破。另外是“鸟巢”所应用的新材料,因国家体育场在建设过程中,受力特别复杂,所以只能用高强度、高性能的Q460E钢材,这种钢材为国内钢厂专门研制。因中国冶金行业对于钢材的一些标准数值和性能指标和“鸟巢”所用钢材性能上有所差别,经过国内钢材制造业的科研公关,终于研制出来这种钢材,到目前为止,这种钢材的使用效果都非常好。
在施工方面,“鸟巢”钢结构的特殊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各种挑战,巨型钢结构的实现、建设高速度的保证等问题的解决在施工方法上就是很大的突破,如“鸟巢”的内部采用了78个塔架,把上面主要的航架在塔架上进行拼装,整体的安装技术就是一个很大的科技亮点。还有“鸟巢”的合拢,合拢的时候让“鸟巢”本身施工的状态更符合设计和以后使用的状态,它的合拢是科研单位和施工单位各种工况下精心计算出详细结果并妥善的付诸了实现。“鸟巢”的卸载也是攻克了一个技术难关,在施工状态下,要把“鸟巢”的支撑全部撤掉,让它由施工时候的受力状态转化成以后真正的工作状态。这体现了设计师、工程师、科研机构的工作成果。
还有,“鸟巢”三维状态在空间拼凑上的实现、碗状看台结构的安全和正常使用、钢结构要保证100年的使用寿命等重要的技术难题,在施工单位和各方科研机构的努力下都一一解决了,这些技术的使用在国内均是领先的。(宁利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