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附之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让以附之名的时光机器带您回到曾经,属于现在的曾经】~~~~~~~~~~~~~~~~~~~~~~~~~~~
查看: 1162|回复: 10

深刻理解“与时俱进”躬身践行“三个代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11 17: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与时俱进则是“三个代表”最重要的理论精髓和品质。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深刻理解与时俱进的本质和内涵,以与时俱进的精神躬身践行“三个代表”。深刻理解“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十六大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江泽民同志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对全党提出的新要求。这样,“与时俱进”就不只是一个常规意义上的言辞概念,而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思想方法、一种理论品质、一种认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
“与时俱进”之说,追根溯源,最早见于《易经》的“与时消息”或“与时偕行”。其基本含义为,人的行动随着时、世的推移而“消息”、运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古今中外的许多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对于“时”的概念都有各自的不同的理解。但对“与时俱进”的理解,大多没有脱开纯粹的、普遍的、一般的认知,多数是对于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的描述。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这样,就把与时俱进提到了理论品质的高度,其包含的内容进而明确和扩大为理论问题、路线方针、政策主张、方法措施。可以看出,从“与时偕行”到“与时俱进”,明显扬弃了词义中的消极思想和意味,由一般的认知上升到了深刻的理解,由对“时”的初级描述达到了高度的概括,由单纯的提示基本规律提升到了上层建筑范畴,体现了一种进取的、积极向上的、具有时代特色的精神。
与时俱进,“时”是因,“进”是果。要取得“进”之“实果”,须先透彻地理解和把握“时”之“内因”,具体应从时间、时代、时期、时尚、时潮、时务、时效、时弊、时地、时责、时讯等不同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思索和理解。就“进”来说,必须在“时”的基础上,做到上进、进取、进益、进化、改进、进步。从“俱”来说,在强调“时”与“进”的一致性的同时,更主要是包含了指令性的特征。即必须增强自主意识,自逼加压,主动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同进。
深刻分析“与时俱进”的内涵和外延,可以看出,“与时俱进”明显具备三个特性。一是创新性。创新是与时俱进的第一特性。“时”之“进”是一种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和主宰。人的活动,则是按人的主观需要而展开的有意识的行为,它必须以“时”为参照和基础。因此,与时俱进的过程,必然是一个革故鼎新的过程;与时俱进的方法,必然是一种开拓创新的方法;与时俱进的结果,必然是一个除旧布新的结果。二是普遍性。时间永不停息,时空不断变化,一切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路线、政策等等,也都不可能凝滞不变,都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向前发展。这里所指的普遍性,既要把握时、空、物三者共进的客观进程,了解其普遍规律,更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的角度,认识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党的纲领和路线既有其恒久的普遍意义,又会根据时代的要求而逐步发展,逐步完善。因此,党的执政方式必须因时制宜,党的领导方式必须因事而异,党的大政方针必须因需而为。三是时效性。达尔文在进化论中指出,“老类型被新而改进了的生物类型所代替,新而改进了的类型是‘变异’和‘最适者生存’的产物。(《物种起源》第十一章)”培根说,“时间乃是最大的革新家。”(《培根说文集》)可以说,“时”是最无情的,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做“变异”和“最适生存者”,必将被“时”所“革命”、所“代替”、所淘汰;如果不能抓住时机,赢得主动,那么就会丧失机遇,处于被动,受制于人。面对21世纪这一既有机遇、又富挑战的“时”刻,能否与时俱进就成为一个重大的富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命题,一个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全面建设小康事业成败的重大课题。与时俱进与“三个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先必须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三个代表”始终坚持了其基本原理,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由既定不变的概念、结论所构成的狭隘、封闭、僵化的体系,而是与时俱进、富有自我更新和生长活力的、开放的思想洪流。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要依时间、空间及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恩格斯曾反复强调,“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毛泽东同志在多次讲话中指出,要破除“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束缚”。邓小平同志一方面强调“老祖宗不能丢”(《邓小平选集》第3卷第369页),一方面他又说:“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选集》第3卷第291页)所以说,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具有的品质,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内在要求。进入新的世纪,面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我们党以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精神,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提出了用“三个代表”建党治国的思想,从根本上解决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历史问题,由此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从根本上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今时代的产物,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着眼于“眼前的历史运动”,立足于解决新时期的历史课题,具有与时俱进的明显特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就是与时俱进的产物,同时其丰富的内涵和理论体系又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与时代同步,抓准了新问题。随着我们党面临的环境、条件、形势、任务的变化,党的自身建设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过程中,江泽民同志微观城镇乡村,中观大江南北,宏观世界全球,根据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方面发展状况,在2000年关于“三讲”的讲话、在广东考察时提出“三个代表”、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在十五届六中全会及“5·31”讲话中,提出了一系列重大问题,为今后建党治国开拓了视野。二是与实践相结合,提出了新思路。“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中共十六大报告》)这两大变化,要求我们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指明了面向未来治理国家的战略思路,其最本质的要求、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体现了与时代同行的根本属性和进取精神。三是着眼于发展,形成了新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的有机的统一体,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条件,辩证地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这“三个代表”,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标准与新世纪的任务统一了起来,把阶级性要求与时代性要求统一了起来,把建党与执政统一了起来,深刻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实质和内涵,表现出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反映了党的建设的要求。
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必须把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摆在关键位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就是与时俱进的产物。同时,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通过改革来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同先进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才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前沿,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才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使广大人民群众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把人民群众的需要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紧密联系起来,使党的大政方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精神、物质、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解决好效率优先情况下的社会公平问题,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从而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落到实处。以与时俱进的精神践行“三个代表”全面深入具体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牢牢把握“与时俱进”这个关键,在理论上不拘泥于现成的公式,在思想上不束缚于现有的经验,在实践上不停步于已有的成果,不断地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一核心,坚持理论上的与时俱进。保持理论上的先进性,应以党始终保持先进性为基点,具体把握好四方面的特性:一是发展性和创造性。与时俱进的真谛就是昭示和要求人们不断探索、发现和掌握新的真理,从而避免真理可能因跟不上事物的发展变化而变为谬误,避免思想认识跟不上时代巨变而产生偏差。理论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要使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发展,理论创新首当其冲。要在符合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三大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吸取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不断发展改革和建设的理论,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二是预见性和前瞻性。与时俱进昭示和要求党的理论和人们的认识,不仅要与时代同步,更要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把握时代趋势,站在时代潮头。否则,就可能落伍,甚至被历史淘汰。这里所强调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不是脱离实际的好高骛远,而是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也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理论的创造性和能动力,保持改革和发展的连续性。三是指导性和指令性。在所有工作中,理论的指导性最为突出。从宏观的角度看,它必须是全局的、历史的、稳定的;从微观的角度看,它还必须是客观的、实效的、前进的。所以,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劈波斩浪的气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才是真正把握住了理论的指导性。就指令性而言,重点要把握“与时俱进”在“十六大”精神中的灵魂意义和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突出位置,深刻理解其对于发展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从而在实际工作中真正按与时俱进的要求,实现发展的目标。四是实际性和实践性。理论产生于纷繁复杂的实际生活中,产生于各种矛盾的碰撞与运动中。同时,理论又作用于实践,指导着实践。理论产生于实际生活,而实践又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了理论的正确性。与时俱进,就是政治理论、党建理论、科学理论、文化理论、经济理论等各种理论的综合反映,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升华、提升,使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三个代表”。我们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科学态度,奋力拼搏,争先创优,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紧紧围绕创新这一灵魂,坚持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人的思想是最活跃的因素,是创造力的源泉,是创新的载体。同时,重视在思想上建党,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建党原则,是中国共产党80多年建党实践的科学总结。要深入贯彻落实好“三个代表”,坚持“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就必须在思想上把党建提高到新水平,就必须坚持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坚持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最主要的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党的重要思想路线,是与时俱进的同一属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与时俱进的基础和前提,是活跃思想、提高认知能力的必由之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要着眼于新的实践,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要摒弃计划经济思维方式,倡导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科学精神;破除封闭保守的内陆意识,倡导博采众长的开放精神;克服小进则满的思想惰性,倡导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反对自以为是的狭隘心理,倡导团结互谅的合作精神;克服夸夸其谈、急功近利的倾向,倡导真抓实干的务实精神。
紧紧围绕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行动上的与时俱进。我们对时代脉搏把握得怎么样,思想解放得如何,最后还是要落实到实际工作上,还是得由实践来检验。所以必须从更好地开展各项实际工作的角度看待思想观念问题,必须从总结实际工作经验、凝聚群众智慧的角度着手进行观念调整,必须从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审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客观效果。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观点之一,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任务。全面贯彻这一观点,必须把发展的观点落实到实践中来,扭住发展不放松,大发展、快发展、全面地发展。促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又要破除发展经济单打一的思想,两手抓、两手硬,经济建设、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一起抓、一起见效,这才是真正“发展的观点”,才是行动上真正的与时俱进。把握住了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精髓,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
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决定了与时俱进永无止境。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必将使我们的党永葆青春,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万古长青。
发表于 2004-4-11 2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贴心情 深刻理解“与时俱进”躬身践行“三个代表”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与时俱进则是“三个代表”最重要的理论精髓和品质。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深刻理解与时俱进的本质和内涵,以与时俱进的精神躬身践行“三个代表”。深刻理解“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十六大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志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对全党提出的新要求。这样,“与时俱进”就不只是一个常规意义上的言辞概念,而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思想方法、一种理论品质、一种认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
“与时俱进”之说,追根溯源,最早见于《易经》的“与时消息”或“与时偕行”。其基本含义为,人的行动随着时、世的推移而“消息”、运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古今中外的许多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对于“时”的概念都有各自的不同的理解。但对“与时俱进”的理解,大多没有脱开纯粹的、普遍的、一般的认知,多数是对于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的描述。****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这样,就把与时俱进提到了理论品质的高度,其包含的内容进而明确和扩大为理论问题、路线方针、政策主张、方法措施。可以看出,从“与时偕行”到“与时俱进”,明显扬弃了词义中的消极思想和意味,由一般的认知上升到了深刻的理解,由对“时”的初级描述达到了高度的概括,由单纯的提示基本规律提升到了上层建筑范畴,体现了一种进取的、积极向上的、具有时代特色的精神。
与时俱进,“时”是因,“进”是果。要取得“进”之“实果”,须先透彻地理解和把握“时”之“内因”,具体应从时间、时代、时期、时尚、时潮、时务、时效、时弊、时地、时责、时讯等不同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思索和理解。就“进”来说,必须在“时”的基础上,做到上进、进取、进益、进化、改进、进步。从“俱”来说,在强调“时”与“进”的一致性的同时,更主要是包含了指令性的特征。即必须增强自主意识,自逼加压,主动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同进。
深刻分析“与时俱进”的内涵和外延,可以看出,“与时俱进”明显具备三个特性。一是创新性。创新是与时俱进的第一特性。“时”之“进”是一种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和主宰。人的活动,则是按人的主观需要而展开的有意识的行为,它必须以“时”为参照和基础。因此,与时俱进的过程,必然是一个革故鼎新的过程;与时俱进的方法,必然是一种开拓创新的方法;与时俱进的结果,必然是一个除旧布新的结果。二是普遍性。时间永不停息,时空不断变化,一切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路线、政策等等,也都不可能凝滞不变,都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向前发展。这里所指的普遍性,既要把握时、空、物三者共进的客观进程,了解其普遍规律,更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的角度,认识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党的纲领和路线既有其恒久的普遍意义,又会根据时代的要求而逐步发展,逐步完善。因此,党的执政方式必须因时制宜,党的领导方式必须因事而异,党的大政方针必须因需而为。三是时效性。达尔文在进化论中指出,“老类型被新而改进了的生物类型所代替,新而改进了的类型是‘变异’和‘最适者生存’的产物。(《物种起源》第十一章)”培根说,“时间乃是最大的革新家。”(《培根说文集》)可以说,“时”是最无情的,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做“变异”和“最适生存者”,必将被“时”所“革命”、所“代替”、所淘汰;如果不能抓住时机,赢得主动,那么就会丧失机遇,处于被动,受制于人。面对21世纪这一既有机遇、又富挑战的“时”刻,能否与时俱进就成为一个重大的富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命题,一个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全面建设小康事业成败的重大课题。与时俱进与“三个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先必须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三个代表”始终坚持了其基本原理,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由既定不变的概念、结论所构成的狭隘、封闭、僵化的体系,而是与时俱进、富有自我更新和生长活力的、开放的思想洪流。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要依时间、空间及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恩格斯曾反复强调,“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毛泽东同志在多次讲话中指出,要破除“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束缚”。邓小平同志一方面强调“老祖宗不能丢”(《邓小平选集》第3卷第369页),一方面他又说:“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选集》第3卷第291页)所以说,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具有的品质,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内在要求。进入新的世纪,面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我们党以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精神,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提出了用“三个代表”建党治国的思想,从根本上解决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历史问题,由此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从根本上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今时代的产物,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着眼于“眼前的历史运动”,立足于解决新时期的历史课题,具有与时俱进的明显特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就是与时俱进的产物,同时其丰富的内涵和理论体系又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与时代同步,抓准了新问题。随着我们党面临的环境、条件、形势、任务的变化,党的自身建设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过程中,****同志微观城镇乡村,中观大江南北,宏观世界全球,根据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方面发展状况,在2000年关于“三讲”的讲话、在广东考察时提出“三个代表”、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在十五届六中全会及“5·31”讲话中,提出了一系列重大问题,为今后建党治国开拓了视野。二是与实践相结合,提出了新思路。“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中共十六大报告》)这两大变化,要求我们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指明了面向未来治理国家的战略思路,其最本质的要求、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体现了与时代同行的根本属性和进取精神。三是着眼于发展,形成了新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的有机的统一体,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条件,辩证地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这“三个代表”,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标准与新世纪的任务统一了起来,把阶级性要求与时代性要求统一了起来,把建党与执政统一了起来,深刻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实质和内涵,表现出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反映了党的建设的要求。
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必须把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摆在关键位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就是与时俱进的产物。同时,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通过改革来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同先进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才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前沿,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才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使广大人民群众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把人民群众的需要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紧密联系起来,使党的大政方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精神、物质、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解决好效率优先情况下的社会公平问题,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从而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落到实处。以与时俱进的精神践行“三个代表”全面深入具体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牢牢把握“与时俱进”这个关键,在理论上不拘泥于现成的公式,在思想上不束缚于现有的经验,在实践上不停步于已有的成果,不断地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一核心,坚持理论上的与时俱进。保持理论上的先进性,应以党始终保持先进性为基点,具体把握好四方面的特性:一是发展性和创造性。与时俱进的真谛就是昭示和要求人们不断探索、发现和掌握新的真理,从而避免真理可能因跟不上事物的发展变化而变为谬误,避免思想认识跟不上时代巨变而产生偏差。理论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要使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发展,理论创新首当其冲。要在符合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三大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吸取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不断发展改革和建设的理论,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二是预见性和前瞻性。与时俱进昭示和要求党的理论和人们的认识,不仅要与时代同步,更要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把握时代趋势,站在时代潮头。否则,就可能落伍,甚至被历史淘汰。这里所强调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不是脱离实际的好高骛远,而是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也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理论的创造性和能动力,保持改革和发展的连续性。三是指导性和指令性。在所有工作中,理论的指导性最为突出。从宏观的角度看,它必须是全局的、历史的、稳定的;从微观的角度看,它还必须是客观的、实效的、前进的。所以,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劈波斩浪的气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才是真正把握住了理论的指导性。就指令性而言,重点要把握“与时俱进”在“十六大”精神中的灵魂意义和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突出位置,深刻理解其对于发展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从而在实际工作中真正按与时俱进的要求,实现发展的目标。四是实际性和实践性。理论产生于纷繁复杂的实际生活中,产生于各种矛盾的碰撞与运动中。同时,理论又作用于实践,指导着实践。理论产生于实际生活,而实践又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了理论的正确性。与时俱进,就是政治理论、党建理论、科学理论、文化理论、经济理论等各种理论的综合反映,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升华、提升,使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三个代表”。我们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科学态度,奋力拼搏,争先创优,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紧紧围绕创新这一灵魂,坚持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人的思想是最活跃的因素,是创造力的源泉,是创新的载体。同时,重视在思想上建党,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建党原则,是中国共产党80多年建党实践的科学总结。要深入贯彻落实好“三个代表”,坚持“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就必须在思想上把党建提高到新水平,就必须坚持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坚持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最主要的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党的重要思想路线,是与时俱进的同一属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与时俱进的基础和前提,是活跃思想、提高认知能力的必由之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要着眼于新的实践,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要摒弃计划经济思维方式,倡导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科学精神;破除封闭保守的内陆意识,倡导博采众长的开放精神;克服小进则满的思想惰性,倡导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反对自以为是的狭隘心理,倡导团结互谅的合作精神;克服夸夸其谈、急功近利的倾向,倡导真抓实干的务实精神。
紧紧围绕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行动上的与时俱进。我们对时代脉搏把握得怎么样,思想解放得如何,最后还是要落实到实际工作上,还是得由实践来检验。所以必须从更好地开展各项实际工作的角度看待思想观念问题,必须从总结实际工作经验、凝聚群众智慧的角度着手进行观念调整,必须从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审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客观效果。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观点之一,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任务。全面贯彻这一观点,必须把发展的观点落实到实践中来,扭住发展不放松,大发展、快发展、全面地发展。促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又要破除发展经济单打一的思想,两手抓、两手硬,经济建设、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一起抓、一起见效,这才是真正“发展的观点”,才是行动上真正的与时俱进。把握住了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精髓,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
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决定了与时俱进永无止境。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必将使我们的党永葆青春,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万古长青。
发表于 2004-4-17 04: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问个问题:楼上为什么用了二个"****"?是不是原来的资料里就是这样标记的?
发表于 2004-5-8 22: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啊,不错,[em06]
[此贴子已经被slickjackson于2004-5-16 1731编辑过]

发表于 2004-5-9 19: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蛮有看头的
 楼主| 发表于 2004-5-17 01: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深入学习才是
发表于 2004-5-17 01: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 我太想深入学习、领会、贯彻和落实落实二个代表重要思想了   您能否指点迷津,给我一点相关参考书读读?
发表于 2004-5-20 01: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个代表?

[em10]
发表于 2004-5-20 20: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em06]
 楼主| 发表于 2004-5-22 15: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哦,那更正一下,是“三个代表”,请问楼上的楼上,是不是这样?
发表于 2004-5-25 03: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你诚心诚意地问了 那我们就大发慈悲地告诉你 为了防止世界被破坏 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 哈哈哈哈~~~~~~~~~~~~~我们 可爱有迷人的反派角色 武藏 小次郎 我们是穿梭在银河的火箭队 白洞,白色的明天等着我们 (Sonans...喵喵:你抢了我的台词了) 就是这样!!!

[em0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5-24 19:12:11编辑过]
发表于 2004-7-21 04: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C12O9在2004-5-24 19:10:51的发言:

既然你诚心诚意地问了 那我们就大发慈悲地告诉你 为了防止世界被破坏 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 哈哈哈哈~~~~~~~~~~~~~我们 可爱有迷人的反派角色 武藏 小次郎 我们是穿梭在银河的火箭队 白洞,白色的明天等着我们 (Sonans...喵喵:你抢了我的台词了) 就是这样!!!

[em02]

这是密文?

发表于 2004-8-22 03: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我保存在电脑里了~~~~~~~~~~~~~

现在中国腐败成风 三个代表写不写进宪法无所谓 关键要给党员抓好思想工作 深入学习理论知识

发表于 2005-2-28 01: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一核心,坚持理论上的与时俱进。保持理论上的先进性,应以党始终保持先进性为基点,具体把握好四方面的特性:一是发展性和创造性。

这是一年前的帖子 看来那时就有"先进性"一说了

发表于 2005-9-10 22: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深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EFZM ( 沪ICP备17029626号-4 )  

GMT+8, 2025-4-30 08:59 , Processed in 0.216486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